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持續深化,新興企業已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
在其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新項目的啟動和推進階段,往往伴隨著資金籌措的困難和投資回報的長期等待。
那么,作為緩解企業資金緊張、提振投資信心的重要手段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就被凸顯。但是,當前政策框架對于新建項目所設立的新公司存在一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興企業的成長發展。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2022年第14號)規定,目前只有納稅信用等級為A、B級的企業才能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優惠政策。然而,新建項目的新設公司由于尚未取得生產經營收入,依據《信用管理辦法》往往只能被評為M級,因此無法享受這一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東明石化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認為,當下新建項目通常投資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建設周期3年以上,增值稅留抵稅額巨大,建設期無法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企業面臨龐大資金壓力和投資風險。這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對新建項目的投資積極性,還會對經營主體的主動性與創造力產生影響。因此,我國應高度重視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對新建項目、新建企業的影響。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湘平就放寬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范圍提出三條具體建議:
一是放寬納稅信用等級要求。針對新建項目成立的新設公司,李湘平建議放寬其納稅信用等級要求,允許M級企業也能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緩解新建項目的資金壓力,促進項目順利推進,增強企業投資意愿,為我國新興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建立專項退稅機制。李湘平建議針對新建項目,建立專項退稅機制。明確納入退稅機制的適用范圍,制定明確的標準和條件,如項目投資額、資金來源、公司注冊時間等;針對新建項目和新設公司的特點,優化退稅流程,簡化手續,縮短退稅周期;科學引入獎懲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利用退稅政策,對于提供虛假材料、騙取退稅資金的企業,依法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列入稅務失信名單,限制其享受其他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退稅政策能夠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確保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李湘平建議稅務部門加強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工作,針對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具體條款和實施細則,制定詳細的解讀材料,包括政策背景、適用范圍、申請條件、辦理流程、注意事項等內容,方便企業和投資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政策,提高企業對政策的認知度和利用率;針對企業和投資者的不同需求,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指導活動,包括專題講座、現場指導等,幫助其深入理解政策內涵和操作規程。同時,建立政策咨詢服務平臺,在稅務部門網站或政府服務平臺上設立在線咨詢服務窗口,隨時隨地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政策咨詢服務,解答其在政策理解和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鳳凰網山東 劉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