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煙臺市政府印發《長島國際零碳島發展規劃(2023-2035年)》?!兑巹潯饭卜志耪?,致力于打造全球零碳島嶼建設“長島范本”。邁向零碳未來,長島作為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的一部分,正積極探索并實踐著零碳之路,在打造國際零碳島方面“形”穩“勢”升,以開拓創新之為展現蓬勃發展之勢。
“零碳”長島拔節生長
零碳是通過計算溫室氣體排放,設計方案抵減碳足跡、減少碳排放,直至達到碳的相對零排放。負碳意味著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或封存比排放量更多的二氧化碳。
2018年,山東省政府批準撤縣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2022年,長島所轄的大黑山島成為全國首個負碳超過2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負碳海島”,綠水青山海島樣板加快打造,長島綠色發展取得了新突破。
圖片來源網絡
探索降碳新路徑,激活零碳建設全局。長島,這一全球零碳島嶼的典范,擁有豐富的海藻床等濱海藍碳生態系統,海域寬闊,海洋能發電條件優良。倡導凈零、先行、活力、普惠,積極建設智能微電網系統、布局海洋能發電示范項目,這些建設過程中的創新舉措折射著長島向著降碳目標大步邁進的堅定步伐。
推出藍碳長島方案、保護修復海岸線、增加綠色碳匯儲備、拓展生物降碳固碳渠道、樹立綠色生活方式。零碳之路不僅僅是一項政策或計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社會共識。未來,長島將繼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推動零碳建設向更深層次發展。
打造零碳新樣板
如今,低碳發展成為時代潮流,“零碳”戰略引領綠色變革,無論從全球、全國,還是海島本身看,零碳海島建設已經是勢在必行。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全國各地都在解鎖碳的“歸零”密碼,加速建設發展零碳示范區、零碳海島。博鰲東嶼島、棉船“零碳島”、浙江大陳島、湖北魚梁洲島,全國第一個負碳海島,靈山島。零碳思想深入人心,零碳發展加速邁進。2025年,湖南青山島和福建湄洲島、崇明島也將全面建成“零碳島”,越來越多的海島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貢獻“零碳力量”。
建筑綠色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集約化運營模式,修復生態,節能減排,做好生態發展的加減法。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零碳島,博鰲東嶼島為城市綠色降碳提供經驗,南方各地海島大多憑光、風自然賦能,用石、水資源循環來實現低碳化,為我國零碳島的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探索提供了優秀樣板。
圖片來源:新海南
作為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長島在實現全域凈零排放上具有獨特的先天優勢,長島區位優勢獨特,具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幾近零碳排放的生態漁業和生態旅游是長島的主導產業,結合有人島特征和重要生態價值,未來可在長島開展“藍碳”國家級試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零碳、負碳海島。
長島推出了全國首筆“海草床、海藻場碳匯貸”、全省首筆“海洋牧場物聯網貸”和全市首筆“海帶碳匯貸”,在藍碳應用實踐領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長島方案”?;诖?,可以把海島跟海藻的亮點發揮出來,完善養殖海藻的碳匯核算方法和標準,實現“碳匯能力可監,碳匯潛力可預,碳匯過程可視,碳匯價值可估”,這是長島的特色,也是最具潛力的增匯途徑。
綠潮翻涌的海草床,映照出“雙碳”之下,長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賦予生態建設新內涵
零碳行動,綠動未來。
建設長島國際零碳島不僅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塑造發展新優勢新動能的重要舉措,積極落實零碳島發展規劃,是推進長島零碳島建設的核心和重點。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2024年政府工作重點任務之一。目前,長島國際零碳島規劃藍圖已繪就完成,作為責任主體的長島將從2024-2027年未來四年的任務目標出發,以零碳為抓手,穩步推進零碳島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多地的發展經驗,繼續延伸推廣大黑山島負碳試點經驗,分行業、分領域、分區域實施零碳認證,探索構筑藍碳金融體系,以點帶面、多管齊下,有序推進長島國際零碳生態島建設?!遍L島綜合試驗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長島一路走來,正從受益者變成了反哺者,并成為“零碳海島”建設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放眼全球,第三屆國際綠色零碳節舉辦,全球首座“零碳”城市的建設釋放出全球低碳發展的信號,長島在發展上正緊抓“國際”二字,打造國際樣板。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以自動化、新能源和前沿技術為基礎,向清潔能源轉型,發展新型產業模式。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巴西《論壇》雜志網站等都對中國的零碳方案給予肯定。
在綠電發展上,“零碳”長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零碳產業園模式也正在快速復制,逐步使長島成為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綠色新工業革命的搖籃、平臺和基石,推動長島零碳建設與全國、全球零碳建設同步協作,建設國際合作交流會客廳。未來,長島要以零碳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清潔能源替代為突破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改革創新、島陸統籌的發展原則,打造世界級零碳海島旅游目的地。
圖片來源網絡
長島的零碳之路是一次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征程,也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刻實踐。長島將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堅定的決心,成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力量。中國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既為自身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秦松稱,預計到2035年,長島陸海統籌固碳增匯能力將達到13.11萬噸,對于實現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目標、推動全域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零碳島的建設,使我們從長島觸摸變化的煙臺,感受進步的中國。向綠,向藍,向未來。一座具有全球引領意義的零碳之島正在走向世界。
黃渤海交匯處,一片碧海中,長島向藍圖強、向綠奮進的大船已經揚帆起航,必將收獲“國際零碳島”的幸福碩果。
(鳳凰網山東 張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