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好(中)

2024.3.1 第97期 作者:宋傳杰

2月14日撞上了正月初五。最得體的中西合璧Greeting就是「祝您左右逢源」,沒有之一。

一大早,趁著天剛蒙蒙亮,先放個鞭炮。

我歷來信奉「無鞭炮 不春節」。

2月6日,深受癌癥、免疫系統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病折磨的指揮家小澤征爾在家中去世,終年88歲。同日,74歲的智利前總統、也是集經濟學家+企業家+政治家于一身的、皮涅拉(Pi?era)駕駛直升機意外身亡。

在歡度春節的日子里,本不應該提及悲傷的事件。

小澤征爾的素材原本是為寫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的隨筆所準備,而Pi?era的素材是計劃寫阿根廷游記的。

但二位逝者的身上和背后,都有已經發生的美好、也有我們期待的美好可能發生。

智利雖是南美洲國家,但在全球國家治理模式的左右博弈中,有特殊意義。

1973年,贏得總統大選的阿連德推行的國家政策給智利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災難,民怨沸騰。智利國會通過決議,譴責阿連德總統違憲濫權,呼吁智利軍隊介入,解決憲政危機。在國家處于危難、國會呼吁之下,陸軍司令皮諾切特挺身而出,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政府。

皮諾切特執政后,大力推行市場經濟,邀請美國自由經濟學派領袖弗里德曼和他的弟子們指導經濟。當時哈耶克也撰文支持皮諾切特走自由經濟之路。結果智利經濟不僅擺脫了阿連德時代的困境,而且出現騰飛——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智利經濟年增長率高達7.2%,成為拉美國家中的一枝獨秀!

1990年皮諾切特總統卸任后,智利左派卷土重來,一直掌權20年。直到2010年,排名智利第三富豪的Pi?era當選,成為繼皮諾切特之后第一個保守派總統。Pi?era是米塞斯信徒,推行市場經濟,使智利經濟迅速復蘇。他在任時(2010~2014年),智利發生震驚世界的礦難,但33名被困在地下70天的礦工,在他親自指揮的營救中,最后全部獲救,創造了奇跡!皮涅克更揚名世界!

智利憲法規定總統不可連任,Pi?era隔了一屆后,又當選總統,在他帶領下,智利經濟走入市場化的正軌,他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2018~2022)。

西班牙《世界報》7日報道稱,在發現直升機故障后,Pi?era迅速作出判斷,讓同伴跳出直升機逃生。他說:「你們先跳,如果我和你們一起跳,直升機會砸到我們所有人身上?!?/p>

Pi?era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之所以關注Pi?era,是因為關注阿根廷的米萊。他們二人同屬于「米塞斯信徒、推行市場經濟」,智利與阿根廷更是鄰國,并且都是當選總統后接盤的是一個快要爛透的經濟體。皮涅拉已經成功了,而米萊還剛剛在路上。

如果米萊政府的政策能夠拯救阿根廷,那給我們帶來的啟發和美好啟示,就很值得期待。

曾于去年11月在Buenos Aires差點與米萊不期而遇,前后兩次下榻的酒店Libertador Hotel剛好也是米萊的競選總部。當時,不知道什么原因和顧慮,華資機構和華裔對米萊當選后的前景極度悲觀,團組人員無不小心翼翼地、甚至到了Plaza de Mayo和Obelisco,都沒敢下大巴。

我們是住店客人,可以在酒店里面觀察競選團隊的工作人員、也可以到酒店外部與進不了酒店的記者聊幾句。我一直期盼能與米萊偶遇在大堂,但只是遇到了其姐姐(下圖C位金發者)。準備了幾句祝賀當選的詞捏在手里,一直沒有派上用場。

(記者等拍米萊、我拍記者)

談到Pi?era和米萊,想起一個通俗易懂的侃子,很好地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

一個學生問他老師:「老師,昨晚我見一盲人打著燈籠走路。他明明看不見,打燈籠有何用?」

老師回答說:「如果他是怕別人看不清路,這是儒家;如果他是怕別人撞到他,這是墨家;如果他認為黑夜出門就必須打燈籠,這是法家;如果他認為想打就打順其自然,這是道家;如果他借此開示眾生,這是佛家;如果他明明看得見卻扮瞎,這是Politician;如果他是真看不見,卻打著燈籠給人引路,這肯定是(濫竽充數的)Expert!」

認識小澤征爾(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快50年了。

1978年夏季,作為第一學期的實踐課,我們被送到寧陽的山東工學院農場去插稻秧。

只有到了晚上,圍著一臺十幾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才能忘記白天的炎熱、無數的蚊子、水田里的螞蟥......等種種煩惱。

記得有一天晚上,是小澤征爾指揮的音樂會。那是第一次見識到指揮家如何指揮,也是第一次意識到樂團指揮與「打拍子」之間隔著不是一星半點的距離。

查資料看,那次電視直播應該是小澤征爾1978年6月在北京與中國中央樂團交響樂團合作演出Berlioz的《羅馬狂歡節序曲》、弦樂合奏《二泉映月》、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和Brahms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當然那時候不知道誰是Berlioz、也不知道誰是Brahms。

后來,對小澤征爾的關注不多。但是,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他用比較純正的中文問候「新年好」,既拉近了他與中國的距離、也進一步拉近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與中國的距離。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當《藍色多瑙河》樂曲開頭的弦樂震音時,聽眾就會很配合地響起掌聲,指揮都會以自己精心設置的方式,中斷演出,帶領樂隊向廣大聽眾致辭——指揮一般說「Die Wiener Philharmonikern Und Ich Wünsche Ihnen」,然后全體樂手一起說「Prosit Neujahr!」(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我敬祝大家:新年快樂?。?/p>

但2002年小澤征爾卻玩了個別出心裁,全場安靜之后,他如指揮樂曲般往樂池的某一個方向一點,一個樂手應聲站起來,用自己的母語說一句「新年快樂」!就這樣,隨著小澤的手勢,一個又一個樂手站起來,依次分別用英語、德語、法語、捷克語、波蘭語、瑞典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甚至俄語,說出「新年快樂」。不同的語言交錯匯成了一首語言的交響樂,而小澤征爾也宛如在指揮一首獨特的華美樂章。

當然,遺憾的是沒有中文(漢語)。

但最后,有趣的一幕出現了,首席小提琴家站了起來,搶了小澤征爾的母語:「新年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全場頓時大笑,都想看看小澤征爾怎么辦。

誰知,小澤征爾不慌不忙地、用非常純正的漢語說道「新年好」!

雖然之后的CCTV轉播團隊都要在事先采訪年度指揮家時,千方百計地教說漢語「新年好」,但2002年小澤征爾的現場即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他的仙逝,無疑是失去了那位最懂中國的世界級指揮大師。

(梅塔和小澤征爾,兩位來自亞洲的世界級指揮家,沒有之三)

從今年開始,春節被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中國年」成為了「世界年」。

中國新聞社報道:慶祝龍年春節,日本東京塔、美國帝國大廈、倫敦眼、世界最高樓迪拜哈利法塔等多國地標建筑點亮「中國紅」。

很多國家的元首,都在總統府或總理府舉辦例行的娛樂活動,慶祝華人春節;外國駐華的使領館也與駐在國人民一樣,舉辦慶?;顒?;Vancouver、London、New York等地有很隆重的慶?;顒?;許多了解中國的知名的企業家,也都以各自的方式表達春節祝福。

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大大方方、高高興興地過中國年。

這是中華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榮耀。這也是那些異域文化的自信。

算是現學現賣、或者是現學現抄吧,「突破第四面墻」。

首先,什么是第四面墻?

18世紀哲學家、文學家、戲劇家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在《論戲劇史》中寫道:不管你是寫戲還是演戲,都不要去想觀眾,就當他們不存在好了。想象一下,舞臺邊上有一道把你和觀眾分隔開的巨大的墻,寫戲、演戲都只是當大幕還沒有升起。

演員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樣,不去理會觀眾的反應,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臺前沿應是一道第四面墻,它對觀眾是透明的,對演員來說是不透明的。

突破「第四面墻」,就是指某個角色能夠意識到自己只是存在于戲劇、電影、或者游戲等虛構世界里的人物,能夠看到「現實世界」,能夠讓自己回歸到「現實世界」中。

2013年問世的小說《第四面墻》,以法國留學生喬治的經歷作為故事主線貫穿始終。本書作者索爾·夏朗東以他曾親歷報道過的黎巴嫩戰爭為背景,描寫“在錯綜復雜的宗派斗爭中,人們如何飽受戰爭折磨”。

喬治認識了一名叫做薩姆的流亡者,兩人結下了深厚友誼。

薩姆是一名希臘籍猶太人,熱愛戲劇,決意要在貝魯特市中心上演戲劇《安提戈涅》,更瘋狂的是他希望演員能夠來自不同群體,這也是小說引人深思的關鍵。參與演出的演員包括基督教徒、巴勒斯坦女孩、德魯茲人、什葉派教徒等,他們來演繹安提戈涅、她的未婚夫、國王、守衛等角色。

薩姆夢想著血雨腥風停止硝煙散去,不幸的是他染上了重病,無法離開醫院,便將這一夢想托付給喬治,說服他投身于貝魯特的紛亂局勢中。

《安提戈涅》是讓·阿努伊的著名代表作,劇本脫胎于索??死账沟拿麆 栋蔡岣昴?。

《安提戈涅》里隱含著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古希臘神話中有這么一個預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兒(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將會殺死他的父親而與他的母親結婚。

底比斯王對這個預言感到震驚萬分,于是下令把嬰兒丟棄在山上。但是有個牧羊人發現了他,把他送給鄰國的國王當兒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誰。長大后他做出了許多英雄事跡,掌控了底比斯,贏得伊俄卡斯忒女王為妻。后來國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殺掉的一個旅行者是他的父親,而現在與自己同床共枕、并育有兩兒兩女(其中一個女兒是安提戈涅)的女人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自己的雙眼,離開底比斯,獨自流浪,最后客死他鄉。

《安提戈涅》講的是后事。

安提戈涅深知父親無罪,情愿陪伴他到處流浪受苦。俄狄浦斯死后,她回到底比斯。七將攻底比斯時,她的兩個哥哥,為了爭奪王位反目成仇、兵戈相見。其中一個哥哥波呂涅克斯,聯合岳父攻打底比斯,被認為是底比斯的叛徒。兩個哥哥最后都戰死沙場。舅父克瑞翁接任新底比斯王,下令不準埋葬叛國的波呂涅克斯,違者處死。安提戈涅不顧禁令,埋葬了哥哥,被關進地牢。她在地牢里自殺、她的未婚夫海蒙(克瑞翁之子)也在她身邊自殺,海蒙的母親又為兒子悲痛而自殺。

一意孤行的新國王也遭致妻離子散的命運。

安提戈涅的死足以發人深省、使人震動,進而拋棄那種逆來順受、心安理得的精神狀態。

我年輕時,在職場上是秉承「寧可戰死、不可嚇死」的。

您呢?

回到《第四面墻》。

莫言與讀者互動時也說,第四面墻是存在的嗎?第四面墻是用什么樣的磚頭砌起來的?第四面是看不見的嗎?......這個問題我要好好考慮一下,也許我們始終是被第四面墻阻擋了前進的道路,只有打破了第四面墻,我們的想象力才會展翅高飛。

吳敬璉先生說過:中國的中產階級還很幼稚,對自己根本利益在哪里不清楚。以為我只要有一個房子、開豪華車、老婆孩子怎么怎么樣,就行了。實際上如果社會不完善的話,個人前途是沒有保證的。

所以,我們要與時代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有持久、美好的未來。

過節嘛,必須要逗樂。調侃幾句 —— 當真可就影響過節的心情了!

2024年,2月4日16:26,立春了。

癸卯年-甲辰年的除夕-春節是2月9~10日。

那立春后到春節前,這段時間,是兔年還是龍年?

如果立春后就是龍年,那2月4日16:26之后出生的寶寶們都是龍寶寶。

春節又是農歷或月歷的節日,那除夕-春節的界限是2月10日0:00(GMT+8)、還是子時的起始(2月9日23:00)?是子初換日、還是子正換日?

如果是前者,那春晚這么多年的零點鐘聲是怎么把月歷的中華優秀傳統給糟蹋成了不中不洋的四不像?十幾億人的認知,咋就讓CC*V悄無聲息地任意宰割了這么多年,還在那里跟著傻樂呵?

有些事情,你若不與它較真,就悄無聲息滴跟著奔坑里去了。

活了60多年,只認識「犇羴鱻淼」等幾個三倍體字。見過一兩次面、但記不起念什么音、代表什么意思的還有幾個,如:骉、麤、赑、猋、毳和垚。不料,踩著兔子尾巴個把月,不光是三倍體、一大批四倍體浩浩蕩蕩襲來,腦子真是不夠用了。

可難為死我這個十年文革期間上小初高的理工科了。識字少、文化低,生怕念錯了,讓人笑話,不得不在微信收藏里保存下來,注上漢語拼音和聲調、再標上同音字。

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忽地一下子,都上來了!如果祝福語里沒有幾個不查康熙字典就不知道是「愛」還是「恨」、是「?!惯€是「禍」的生僻字,就好像Out了這個時代一樣。

除了三倍體、四倍體之外,那些平日里根本見不到的字都隨著5G信號來了,龘dá、朤lǎng、?yè、駸qīn、玱qiāng、棽shēn、穰ráng......。

認真地問了一下度娘,這些生僻字本身都有同音同義的凡字。

此時,不禁想問,大家何苦「跟著師婆學假神」呢?

孫立平先生對此風氣批曰道:「不會好好說人話嗎?」

再看那春晚。

一年比一年,更花里胡哨、更華而不實,

宏大的場景中傳遞的娛樂靈魂卻那么微不足道;

一年比一年,更沒有內涵、更沒有平凡的美好,

似乎只有那首「難忘今宵」值得期待。

還不如那龍雞更有龍的氣息(味道)。

龍,當然吃不的,更沒的吃;

但吃龍雞,卻是一件值得嘗試的美事,不光是美食,關鍵是可以沾點實在的龍氣。

(龍雞即是Vietnam的東早雞)

也更不如這首《春天吻上我的臉》更有春節的韻味。

宋傳杰,昵稱coolbuddy,愛碼字的理工男。山東工學院工學學士、山東工業大學工學碩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紐約州立石溪分校AIMP文憑。九三學社社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央直接聯系的高級專家。愛好“探知、讀書、徒步、拍照”,樂享“飲食、茶、咖啡”,喜將“所聞、所見、所思、所辯”磋為文字。在微信公眾號《宋老隨筆》和鳳凰網山東專欄《老宋漫語》播文至今,“述事實、論常理”,以饗讀者。

鳳凰網山東 官方微信

微信掃描二維碼
每天獲取精彩資訊

往期推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人在线,中文字幕小妇女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16页,爆乳理论日韩中文字幕